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1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97篇
系统科学   113篇
丛书文集   88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65篇
综合类   28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对潮土区玉米进行田间试验,目的在于筛选出适合当地的复合肥配方,减少肥料用量,增加经济效益.结果表明:5个处理中以缓释肥处理产量最高,达8 365 kg/hm2,利润也最高.缓释肥处理只与CK(不施肥)处理产量差异达1%显著水平,与高塔肥处理产量差异达5%显著水平.缓释肥处理比CK(不施肥)处理增产3 491 kg/hm...  相似文献   
42.
汪敬恒  刘蕊  马新荣  朱函静 《河南科学》2011,29(9):1045-1048
提供了一种新型肥料——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总氮含量新的检测方法——消解蒸馏滴定法.谊方法可准确检测出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中的总氮含量,测定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43.
氮离子注入纤维素酶产生菌的诱变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诱变手段,离子注入技术以其独特的诱变机理和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受到关注,被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微生物育种和转基因.本文应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对纤维素酶产生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进行诱变选育,研究低能N+注入对其存活率、菌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蛋白质含量以及产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能N+注入对T.reesei的诱变效应显著,T.reesei经N+离子注入后存活率曲线呈现"双马鞍型",而菌体注量-总抗氧化能力曲线与注量-存活率曲线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由此推测,离子注入微生物所诱导的总抗氧化能力的强弱变化很有可能决定微生物的存活情况.在注入剂量为250×1014N+/cm2的条件下得到突变幅度提高最多的菌株,CMCA活力较对照增加了24.3%.  相似文献   
44.
徐保根  汤友亮  罗茜 《江西科学》2011,29(5):546-549
设G=(V,E)是一个非空图,对于一个函数f∶V(G)∪E(G)→{-1,1},则称f的权重为w(f)=∑x∈V(G)∪E(G)f(x)。若x∈V(G)∪E(G),定义f[x]=∑y∈NT[x]f(y)。如果对所有的x∈V(G)∪E(G)都有f[x]≤1,则称f是图G的一个反全符号控制函数。G的反全符号控制数定义为γ*...  相似文献   
45.
Phenolic compounds exist widely in the influents and effluents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STPs) and most are un-regulated. In this study, a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50 phenolic compounds in wastewater was developed. Deconvolution technology was used to identify contaminants that are covered by co-extracted materials. A mass spectral library containing all 50 silylated phenolic compounds was first established and used for deconvolution. Twelve typical phenolic compounds were selected to optimize the sampl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Solid-phase extraction using a C18 cartridge coupled with an HLB cartridge was used for pre-concentration and dichloromethane was used for elution. The solutes were derivatized and analyzed by GC-MS. The blank and matrix spike recoveries ranged from 57.46% to 136.4% and 47.87% to 114.8%, respectively. Method detection limits ranged from 3.64 to 97.64 ng L−1.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all the recovery experiments were lower than 13.6%. The instrument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ranged from 0.7 to 87.7 pg.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ts and effluents of 5 Chinese STPs. Except for regulated phenolic compounds (phenol and 2,4,6-trichlorophenol), three un-regulated phenolic compounds, including 2-chlorophenol, 2,5-dichlorophenol and 2,4-dichloro-3-ethyl-6-nitrophenol were identified in the effluent wastewater. The detected concentrations of un-regulated phenolic compounds could possibly cause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dicating that immediate attention is required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46.
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可较好地区分不同品牌的榨菜酱油样本.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测定榨菜酱油成分的定量分析模型,校正集样本中总酸、氨基酸态氮和食盐的分析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98.44,98.74和98.48,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001 3,0.008 44和0.355.预测集样本中总酸、氨基酸态氮和食盐的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分别为96.04,95.90,96.27,预测集标准偏差(RMSEP)分别为0.017 4,0.012 9,0.48.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用于测定榨菜酱油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三峡水库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水体的光学特性,研究了2008年1月至12月期间小江回水区5个断面可见光衰减系数Kd(PAR)与透明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二者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了可见光衰减系数与透明度、悬浮物浓度、溶解性有机物及叶绿素等水质指标的相关关系。研究区域可见光衰减系数和透明度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但季节变化显著。可见光衰减系数在0.23~4.82 m-1之间变化,均值为(1.03±0.07) m-1,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统计分析表明,可见光衰减系数与透明度有显著的相关性(R2=0.7791),表明两者可相互反演。与总颗粒态物质浓度,总无机颗粒态物质浓度的相关性显著(R2 =0.728 5,R2=0.763 7),与溶解性有机碳有一定的相关性(R2=0.128 9),与叶绿素a相关性不明显(R2=0.006),分析表明总无机颗粒态物质是小江回水区水体光学特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8.
银杏酚酸是银杏种仁中的过敏原。笔者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银杏酚酸的提取工艺,并通过HPLC对其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银杏酚酸提取量的主次顺序是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时间12 h,料液比1∶12.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银杏酚酸主要有5种。验证性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银杏酚酸的提取量(PW)达到147.94μg/g,残留的银杏酚酸质量分数为2.19%,显著小于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49.
当普通EEPROM单元在太空中应用时,会受到辐照效应的影响,导致单元可靠性降低,寿命缩短,为此,基于0.18 μm工艺,设计出一种新型抗辐照EEPROM单元.新单元采用环形栅和场区隔离管加固结构.加固后,单元面积为9.56 μm2,抗总剂量效应能力大于1 500 Gy,抗辐照能力明显优于普通结构.为明确失效机制,基于新...  相似文献   
50.
利用超声波辅助法,选择4个考察因素对荠菜总黄酮进行提取,采用500 nm检测波长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确定荠菜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溶剂为70%的乙醇,料液比为1∶5,温度为50℃,时间为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超声辅助法提取荠菜总黄酮提取率达1.35%。超声辅助提取具有省时、节能、高效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